发布日期:2025-07-16 04:17:09 点击次数:
纺织服装产业是朝阳产业、绿色产业、时尚产业。近年来,安徽省把纺织服装纳入制造强省“7+5”重点产业,予以重点扶持、重点发展。
近日,记者随“政协江淮行”到宿松,实地探访安徽顺源智纺有限公司和安徽红爱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两家服装纺织企业。
在探访过程中,记者了解到,当前安庆市将纺织服装产业作为全市八大产业链之一重点打造、加快推进。提出力争到2025年,安庆纺织服装产业规上企业达500家,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
安庆既是传统制造业大市,具有雄厚的工业基础,同时也是文化重镇,有着丰富的“老乡资源”。改革开放以来,现有4万多名老乡活跃在全国各行各业担任企业家、投资人。
安庆根据市情实际,提出了“内搭平台、外联老乡”发展路径,明确“双招双引”战略举措,对外加强与安庆籍人才的交流联系。
落户于安庆宿松经济开发区的安徽顺源智纺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该公司计划总投资45亿元,分两期建设100五年纱锭的高智能、高品质混纺纱生产线万吨优质纱线亿元。
该公司副总经理管卫东告诉记者,起初,公司打算赴福建投资,福建省安徽商会会长程明是安庆人,在了解这一情况后,与安庆市政协进行联系。通过多次协商沟通,公司接受安庆抛来的橄榄枝,最终决定落户到宿松。
“内搭平台、外联老乡”,凝聚一切可以凝聚的力量,汇聚一切可以汇聚的资源。管卫东表示,公司作为市、县两级政协招商企业,从落地到开工,在用电、招工、用地等没有遇到困难,政府部门上门服务,感受到满满的诚意。
去年12月,安庆市印发了《加强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建立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全市及各县均已建立“内搭平台+外联老乡”等机制。目前,安庆市现代纺织服装产业链链长由市政协主席章松担任,宿松县现代纺织服装产业链长由县政协主席汪百春担任。
此外,安庆市还充分调动并发挥企业、商协会和社会各界积极作用,探索实施市场化运作的商协会招商模式,积极争取承接在国内、行业内有突出影响的展会,提升安庆市产业品牌和影响力,展现安庆现代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良好势头和形象,吸引江浙地区“凤还巢”企业和人才回流。
据悉,2021年,安庆市纺织服装产业245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276亿元,产业体量占全省比重超过五分之一。今年一季度宿松县纺织企业产值增速达27.1%。目前,各类纺织服装中小型企业达到400余家,行业产值突破100亿元。
在新时代下,纺织服装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如何拥抱“互联网+”?如何做大品牌影响力?
“现在一个人基本能做以前三个人的事还能同时操作两台设备,以前培训工人需要一到两年现在可缩短至一两天……”记者分别来到安徽红爱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自动裁剪区、个性化定制车间、规模化生产车间,安徽红爱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石先国介绍了公司“互联网+智能制造”C2M模式。只见车间内工人操作有序,夹克、羽绒服、羊羔毛等服装生产同时进行,各类订单、产品数据以及工位情况在云数据平台上一目了然。
石先国告诉记者,消费者已开始从注重实用性到追求个性化转变,公司将主推“一人一版”,未来个性化定制将是服装产业的发展趋势之一。目前该公司“一人一版”订单量每年保持10%的增长势头,并拥有“WHOLE FOLKS”“Dream Circle”等多个自主品牌。
为助力产业智能转型,安庆制定了《安庆市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认定管理暂行办法》。截至目前,安庆累计获得省级智能工厂14个,数字化车间66个。华茂、红爱、申洲等3户企业建成省级智能工厂,嘉欣、意茜瑞、怡盛、凯乐等6户企业建成省级数字化车间。高质量发展的安庆纺织正朝着“千亿”目标迈进。
2014年9月成立于武汉光谷,2015年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双软企业认证。致力为制造企业用户营造精细化制造管理平台,提供MES/MOM/ERP系统定制、数据采集、数据可视化;产品3D展示视频/云展厅/VR应用产品等多项数字化服务。
已为全国棉纺织领军企业裕大华等多家国内知名大型企业制作并监管完整的智能生产管理系统。真正做到从原料购置到成品完成入库的全过程物料管理,做到生产制造品质的全面可追溯管控。生产成本立降10%,效率显提15%!帮助企业优化生产流程、按期交货、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服务质量,打造最前沿的智慧车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