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8-19 02:27:01 点击次数:
降耗增效,昌邑荣信化工有限公司金属钾生产线亟待升级,改造后能耗将降低50%,生产效率提升75%,产品纯度达99.9%;产能升级,25000吨受阻胺类光稳定剂项目稳步推进,建成投产后,潍坊元利新材料有限公司将成为国内首个数字化受阻胺类光稳定剂生产基地;数智赋能,通过数字技术赋能工艺设计、产品研发,积极探索以“数”赋能、乘“数”而上新路径……
潍坊昌邑锚定“数转智改”主攻方向,通过政策引导、服务支撑等多维举措,大力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成功推动传统产业焕发新生、新兴产业加速崛起,一个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的产业发展新生态正加速构建。
在荣信化工的金属钾生产车间,一条条蜿蜒的化工管道在反应釜、电加热箱和收集罐之间穿梭,传递原料与产品。两个车间,一年就能产出1500吨金属钾。
“我们主要生产金属钾、超氧化钾、过氧化钠等产品,这些产品广泛用作安全装备生产厂家的化学氧源,目前公司的订单已经排到年底,处于满产满销状态。”荣信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修慧说。
“数转智改”宛如一颗强劲的“动力心脏”,持续为制造业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注入澎湃动能,不仅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还让生产流程趋向标准化、规模化,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实现“量”“质”双提升。荣信化工主动出击,以数智赋能开启自动化改造的新篇章,通过DCMM贯标,针对前期金属钾生产项目进行自动化改造,改造完成后不仅将提高产品产量、质量、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而且将进一步提升生产线的安全水平。
“改造完成后,我们的金属钾生产效率将提升75%、能耗降低50%,产品纯度达到99.9%,从一个班组10人生产,缩减至仅需2人巡检。”陈修慧说。据了解,企业已经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签订金属钾生产线优化改造技术服务项目,目前进入到设计论证阶段,预计26年改造完成。
实施“数转智改”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昌邑企业从“要我改”向“我要改”转变,当地政府抓住企业的核心诉求,持续打通“数转智改”堵点。
康迈机械开发打造以生产执行系统(MES)为核心的一体化智能管控平台,相当于为所有生产车间安装了“数字大脑”,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精进生产质量,提高管理水平;昌邑富润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全流程数字化管理控制系统推动企业精益化管理提质增效列入山东省轻工纺织企业推进数字化助力“三品”行动案例。
“我们按照‘试成一批样本、带动一片企业’的想法,帮企业有步骤、有重点地渐进转型,实施各环节智能化改造。”昌邑市工信局局长范新章说。以该市纺织超纤行业为例,通过出台《昌邑市纺织行业“N+X”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改造推进方案(2023-2025)》,编制完成77个场景清单,建立起多支精准服务纺织服装细分领域的专业队伍,充分满足企业的改造升级需求。
截至目前,昌邑市已拥有潍坊市级以上数转智改标杆企业15家、数转智改典型应用场景21处。
在潍坊元利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25000吨受阻胺类光稳定剂项目工地,记者看到二期项目的厂房主体结构已经完工,工人们正头顶烈日进行外立面施工作业。不远处,配电室施工及生产装置安装等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2024年,元利新材料一期年产35000吨光稳定剂项目已完成全面建设,并处于试生产阶段。2025年,企业瞄准市场需求,接续建设年产25000吨受阻胺类光稳定剂项目,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成为国内首个数字化受阻胺类光稳定剂生产基地,极大提升行业的数字化生产水平。
“目前,我们二期项目主装置建设进度已达70%,设备安装完成50%。”潍坊元利新材料有限公司安全总监代磊告诉记者,“下一阶段,我们将重点推进设备安装调试工作,计划于2025年底完成全部安装任务,并力争在2026年6月启动试生产。”
潍坊三力本诺化学工艺有限公司芳纶聚合单体自动化改造项目技改后新增21台/套提升自动化程度的设备,由中控室远程控制加料,整个合成单元技改后仅保留现场巡检人员,自动化程度由技改前50%提升至技改后75%;潍坊金石新材料有限公司25000t/a YH-001高效油田化学品自动化升级技改项目新购置合成釜、压滤机、干燥机、丙烯腈回收系统、机泵、罐类等生产主要设备共80余台(套),现场操作人员减少,安全更有保障。
在化工、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企业围绕设备更新、生产换线、智能改造等环节实施技术改造,推动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在近日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的山东省2025年度数字经济“晨星工厂”建设试点名单中,昌邑市潍坊硕邑化学有限公司、山东浩信昌盛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有限公司、昌邑市翔丰纺织有限公司、山东永健机械有限公司、共享新材料(山东)有限公司5家企业成功入选。
以“更新”促“焕新”,从“制造”到“智造”,在这场工业领域设备更新行动中,昌邑市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与活力。今年以来,该市抓好设备更新、企业培育、数字赋能等关键环节,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坚持以技术创新引领产业革新,滚动实施“百项技改、百企转型”,聚焦高端化工、装备制造、纺织印染等重点产业,建立重点行业技改项目清单,定期进行调度,确保项目建设按序时进度推进。
“2025年,昌邑市同大海岛高仿真低碳超纤面料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中云机器年产双壁波纹管生产线个项目列入省重点技改项目导向目录高端化改造项目,元利高分子产业园项目、天宜鸿达3.5万吨/年生物基丁二酸及衍生物高端制造项目等82个项目列入潍坊市制造业重点技改项目导向目录。”昌邑市工信局局长范新章说。
2025年1-6月,昌邑完成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28.6%,增速列潍坊10县市区第2位。
数字化技术不仅能与传统制造交融,为昌邑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强有力支撑,还能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创造广阔新蓝海。
来样登记、打样计划、打样记录、送样、确认0K样……在山东凯泰超细纤维有限公司的研发中心,超纤绒面革打样业务被全程跟踪,并实现化验室的精细化管控。
“我们充分运用纺织面料花型设计软件、变色龙印花分色设计软件等应用软件,调用最优染色工艺,进行产品、工艺设计与仿真,并通过实验室检测与现场试验进行验证与优化,提升染色质量,减少回修次数,大大降低了产品研发投入。”山东凯泰超细纤维有限公司副经理宫晓利说。
此外,企业以打造智能工厂为契机,实现全过程板件二维码扫描采集、工艺文件与图纸全电子化、计划跟进反馈统计全数据化的生产管理模式,减少了原始纸质单据,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同时智能排产和智能化的生产系统优化人员60%。
以“数”赋能,以“数”制胜。提升数字化研发能力,不断推动数字经济实现新突破。
在共享新材料(山东)有限公司的智控中心,各生产车间反应装置的温度、压力、液位、流量等关键参数一目了然,企业采用DCS自动控制系统,能够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监视和报警。
“企业主要生产铸造产业用到的粘结剂,为了更好满足客户对粘结剂某一特定性能的要求,我们计划进行虚拟研发项目,打破以往只能在试验室进行配比、试验的限制,基于现有产品的各项数据指标,通过虚拟仿真软件计算出客户所需粘结剂的最佳配比,目前正在积极推行当中。”共享新材料(山东)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春艳向记者介绍。
聚焦自身优势特色,深入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推动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聚焦核心技术突破,推动工业大数据分析、工业应用开发等关键技术攻关。昌邑通过政策引导、标杆示范、服务支撑等组合拳,结合“遍访企业”服务专员活动,深入镇街区和企业,宣传贯彻技改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充分利用好工业领域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专项再贷款、技改设备奖补资金、财政资金股权投资等惠企政策,以真金白银的政策红利,为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推动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昌邑通过“智改”“数转”“网联”,正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星空体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