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4-09 02:23:45 点击次数:
4月7日,武功县长宁镇河大村,如果不是门前挂着陕西美源服饰有限公司和社区扶贫工厂两块牌匾,根本看不出这处普通的民房内“藏”着一家现代化工厂。
推开房门才发现里面“别有洞天”,78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内,“嗒嗒嗒”声不绝于耳,妇女们熟练利用缝纫机、拉腰机、锁眼机等多种专业设备,对布料、衣物进行缝制处理,干得热火朝天,包装区男工们忙进忙出,进行拖料、打包等各项工序。
今年36岁的唐伟娟,如今是河大村的儿媳妇,在这家工厂内做了一名“拉腰工”,在她眼中这是一份惬意的工作,时间相对自由,还能照顾老人、孩子,每月有一份不错的星空体育收入。
“计件收入多劳多得,每天能完成500件,每月有近4000元收入。”唐伟娟说,在广东老家这样的社区工厂有很多,没想到这里也有。
从半自动化到自动化,再到如今的智能化,入厂9年来,她见证了这家乡村工厂的蜕变。
“以前的缝纫机2500转/分,需要工人手动剪去线转/分,设置好程序,电脑控制自动断线,无论是工艺还是品质均迈上了一个台阶。”陕西美源服饰有限公司负责人焦龙飞说。
今年43岁的焦龙飞是武功县长宁镇河大村村民,从小就跟着师傅学裁缝手艺,并在陕西服装艺术学院(陕西服装工程学院)进修。
2000年他前往南方制衣厂务工,逐渐掌握了裁剪、缝制、整烫、设计等从布料到成衣的一整套本领,同时也积累了一些资金,2007年他在西安李家村附近开了一间制衣作坊,开始仿制流行时装。
十年间,从紧跟潮流仿制到独立自主设计,产品种类日益丰富,市场需求旺盛,企业生产规模急需扩大,但在当地建设厂房的成本较高,同时工人流动性较大,难以满足企业发展需要。
2017年,长宁镇党委、政府招商引资,焦龙飞决定返乡创业。做出这一决定,不仅因为能够享受10万元政府贴息贷款,更吸引他的是家乡有稳定劳动力资源。
近年来,长宁镇党委、政府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全要素配置、全方位保障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
“前不久获得了第三轮贷款,截至目前已经享受了共计50万元政府贴息贷款。”焦龙飞说,企业利用资金完成了设备更新换代,采购了最新式最先进的设备,可以满足所有服装种类的生产。
“西欧市场的休闲裤,1个订单就在6万余件,我们计划在3个月内完成。”他说,公司将根据订单需求升级设备,确保国际大订单保质保量完成。